.CO域名良机乍现 投资热潮再起

很多人都知道.CO顶级国际域名已经向全世界开放,也有很多人对此一无所知,更谈不上了解其价值与机遇。

当海量信息充斥世界每个角落,简单就成为一种奢侈,一种追求。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更加突出了域名的重要性,简单、易记且有意义成为好域名的标准。好域名,能显著地提高点击率,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。网络配上好的域名,“深巷中的好酒”宛如置于闹市之中,销路会更加畅通。

草民近来对.CO域名追踪分析,试作系列文章,抛砖引玉,以期引起更多个人或企业对.CO域名的关注,对相关的域名抓紧保护,或者进行投资。系列开篇着重分析.CO域名带来的机遇。

所有人都希望自己拥有的是顶级域名。顶级域名分为通用域名(gTLDs: generic top-level domains)和国别域名(ccTLDs: country code top-level domains)两类。大家最耳熟能详的是通用顶级域名,如COM (commercial, 商业公司或机构), EDU (educational, 教育机构), NET (network infrastructure, 网络服务), ORG (organizations, 各类组织), GOV (government, 政府机构)。此外,Museum (博物馆)等顶级域名也于最近被提出来,这里不再赘述。

至于国别顶级域名,大家更易理解了,如CN(中国), DE(德国), JP(日本), RU(俄罗斯),SG(新加坡),UK(英国),US(美国),等等。国别域名与通用域名组合,就构成二级或更次级的域名,比如:COM.CN,CO.UK,CO.JP等。

所有域名类别之中,.COM毫无争议是至尊王者。在域名拍卖中,.COM的价格往往最昂贵,屡屡创下拍卖纪录。Fund.com曾以1000万美金成交;Business.com卖了750万美元;Sex.com的售价更是高达1400万美元。资本社会就是爽,有钱(Fund),有事业(Business),还有食色性也(Sex)。当然,这也算是“普世价值”。

简单几个字母,字字百万美金,这是为何? 物以稀为贵,域名也是一种稀缺资源,全世界都在抢,随着时间的推移,好的域名只能是越注越少。

自1985年3月第一个商业域名Symbolics.com被注册开始,25年来总共注册的.COM域名多达数千万。换句话说,几乎全部有意义的英语单词都被注册了,而且5个字母的所有组合也几乎没有漏网之鱼。甚至世人所避讳的各种死亡域名也被注册了,如:death.com,died.com,dying.com,die.com,dies.com等等。有已经死的,快要死的,正在死的,独自死的,还有一起死的,不胜枚举。

中国在域名注册方面,更是落后了一大步。除了域名的掌控权控制在美国手中之外,中国民众与公司的域名、品牌意识的薄弱也是重要原因之一。国人似乎还继续坚信“酒好不怕巷子深”,重产品胜过包装与推广。好的域名,但凡能稍微表达意义的,都被注册了,很多企业别无选择,只能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优势,用拼音缩写或数字在中心词的前后添加。例如,中国玛瑙域名中就有52maonao.com,  fxmanoa.com,  jymanao.com, slmanao.com, trmanao.com等数十个,但最珍贵的manao.com却待价而沽。

无可奈何之中,一个极好的机会悄然而至,.CO顶级国际域名公平地出现全世界每个人面前。

在.COM域名日趋饱和的背景下,一个具有无限潜力的.CO域名被成功的商业化,正向.COM的统治地位发起有力的挑战。

.CO原为哥伦比亚的国家域名(The Republic of Colombia)。但CO这两个不起眼,而且具有毒性的字母(一氧化碳)太有价值了。它不仅仅是Commercial(商业)的缩写,还是Company(公司)、Corporation(还是公司)、Communication(通信、交流)、Community(社区)、Collaboration(合作)等常用英文词汇的缩写。其实,.CO并不是新鲜事物,不少国家已经在二级域名中采用.CO来标识商业公司,如前面提及的CO.UK和CO.JP(丰田汽车使用的域名之一是toyota.co.jp)等。

当前,中国无限的有限公司中,公司的英文名称往往都采用Co., Ltd.来结尾。欧美,乃至全世界更比比皆是。假设中国烟草公司英文名叫China Tobacco Co., Ltd.。若其域名采用Chinatobac.co,就会比Chinatobacco.com更加简洁、易记和新颖。当然,烟草属于国家,要用gov.cn。不过,中国烟民世界第一,比草民还多,靠烟草网站挣钱的多得很,采用Chinatobac.co的域名也许可以增加点击率。

.CO的价值不可小觑,也绝非之前商业化的.CC(Cocos Islands:澳洲可可斯岛)、.CM(Cameroon:喀麦隆)和.TV(Tuvalu:岛国图瓦卢)等域名所能比。.CC狡称“commercial company”,试问谁能找到一家不商业化,不想赚钱的公司?.CM想做冒充.COM的李鬼,黑非洲冒充黑李鬼当然有天生的优势。还有那个.TV,总不至于什么公司都和电视有关系吧?电视购物的陷阱还少吗?有人还注册了个CC.TV,不是想以假乱真就是想等着中央电视台去收购。价值不是后天吹出来的,还要看看先天的条件。在目前200多个国家/地区类别域名中,要找出比.CO更具价值的还真是不易。除非继续等待,等待新的国家出现,且带来一个极佳的缩写当域名。

目前,网上的评论多数认为.CO和.CM一样,至多起到以假乱真的目的。也就是期望全世界的网民们由于输入错误所带来的流量,比如Sina.com被错误地输入为Sina.co。之前炒作.CM主要基于这点理由。倘若为此,.CO根本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。

言归正传,这个神奇的.CO“毒气分子”的东家是哥伦比亚的一所大学和一家美国公司组成的合资公司,叫CO Internet S.A.S,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通过其网站:www.cointernet.co 做进一步的了解。从2010年7月20日起,.CO的顶级域名就向全世界开放,采用国际主流的域名管理政策,“先注先得”实时注册。用户不需要提交任何书面资料、注册运营商也无需费神去审核。注册费用也相对一年前的.CM低很多,一年只有30美元左右,如果使用各种形式的优惠,一年的费用只有24美元或更低。.CO域名注册商包括GoDaddy.com等12家。

在短短18天之内,累计注册的.CO域名达到40万,包括前期已预订.CO域名的近40000家国际著名公司,如BMW,Nike, Sony, Visa, Canon等。当年.COM花了7年多的时间才注册了15000个域名。没有比较,何以感受差别。

.COM虽然生得早,但.CO生在了一个更好的时代,一个网络高度发展的时代。既生瑜,也可有亮,只要和谐。时代不同了,懂得物以稀为贵,懂得珍惜的人也多了,这总归是好事情。尤其是中国的域名注册者们,广大“米农们”,这次总算可以和全世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,再不是当年.COM的时代了。教育下一代不能输在起跑线上,注册域名又何尝不是呢?25年后的今天,哪怕要注册一个与死亡相关的.COM域名也非常困难,除非花钱找“死”,死且不足惜,钱就更无所谓了,别留小沈阳式的“遗憾”就成。

蓦然回首,.CO已在灯火阑珊处。错过.COM是时代的无奈,但我们决没有借口再错过.CO的机会。再过25年,中国的经济实力很可能将重回世界第一,中国企业也将分享大国崛起的果实,得到长足发展。.CO必将流行于未来,也许不会太久……

(来源:赢在域名 CoWin.co;链接:http://www.cowin.co/?p=10

发表与转载:
1. 凤凰网博客 ifeng.com
2. 518.co

本文固定链接: https://www.cowin.co/?p=10 | CoWin.co 赢在域名

该日志由 admin 于2010年10月18日发表在 域名投资 分类下, 你可以发表评论,并在保留原文地址及作者的情况下引用到你的网站或博客。
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: .CO域名良机乍现 投资热潮再起 | CoWin.co 赢在域名
关键字: , ,

【下一篇】

.CO域名良机乍现 投资热潮再起:等您坐沙发呢!

发表评论

您必须 [ 登录 ] 才能发表留言!